“吃了吧,不吃就浪费了”

本文摘自 勾三股四 更早时期的 不老歌 博客。


我不太确定是不是中国人都听人说过这句话:

吃了吧,不吃就浪费了。
东西吃不完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剩下多可惜啊!多浪费啊!尤其是稍微上点年纪,对物质不那么丰富的年代还有记忆的人,是绝对不忍心的。要么撑着肚子硬着头皮吃下去,要么打包或放冰箱第二顿热一热继续吃,实在不行才会倒掉。

直接吃掉它们是比较“主旋律”的,看起来,除了自己吃饱了撑的,没啥不好。可我最近越来越觉得,这其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从大学开始,认识了五湖四海的各路朋友,也开始聊更多关于生活的话题(大学以前好像没什么生活上的琐事,大家讨论功课比较多)。基本每年过完年元宵节开学时,有个话题是同学们私下必聊的:过年的时候家里给猛做好吃的,基本是按照120%的饭量给做的,结果都吃撑了。一个版本是放假这几天肠胃一直不舒服,甚至得了胃病;另一个版本是体重又增加了,好不容易有点“减肥成果”,一过完年才发现全都是徒劳。

我每次回家也会被家人亲戚朋友们盛情款待,尽管我有时会很认真且略带严肃的跟长辈们“交涉”,但每次都无功而返。长辈们无非是冲你笑一笑,“没事~没事~”、“难得回来一次”、“孩子在外面都吃不上好的”,巴拉 巴拉

同辈朋友们的聚餐会好一些,一个原因是大家都在外面读书工作不容易,不太会铺张浪费;另一方面,没有辈分的约束,再加上比较熟,就没有了沟通障碍。但如果一不小心点多了或做多了,还是会力所能及、心甘情愿的“相互照顾”一下。

如果是自己吃,自然会量力而行,吃不完的情况会更少些。
最麻烦的是跟不熟的人吃饭,很扭捏,你懂的……

大概是这样。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在这么多种状况下,我们都会听到(或对自己说)相同的话:
吃了吧,不吃就浪费了。
现在的我会思考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吃完是否就等于“不浪费”?
第二,“浪费”这件事情是怎么产生的?

剩下的饭菜,我不吃,是明显的浪费;但假设我们真的已经吃饱了——这个吃饱的意思是,现在是最适合我的饭量,如果继续吃,就会吃撑——这时我们继续吃,也不是在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不是吗?反而可能会导致肠胃症状、“三高”症状、进而导致自己要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养病、减肥……以前我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因为生活条件不好,我们没什么“吃撑”的机会,也不太关注“养生”这种东西。但其实这都是浪费,一种隐性的浪费。

真正的“浪费”这件事请、没有合理利用粮食资源这件事情,其实发生在我们做饭或点菜的时候。说得极端一些,一开始菜量超标了,后来怎么着都是浪费。
我继续想,“吃了吧……”这句话如果由点菜或做饭的人说出来的,应该多少带有一些愧疚感;由其他人说出来的,潜意识里是在给点菜或做饭的人面子。这句话很妙,但又很无力。一次两次还好,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负担。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于是我逐渐开始在内心出现第二个声音,说服我自己,吃不了真的别勉强,对自己好一点,实在不行就剩下吧。
其实“吃了吧……”这样的意识形态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是一面镜子,一个社会的缩影。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不安。

做饭和点菜就好比做战略、定计划;吃饭的过程就好比实施计划、执行战略。这两个环节分得很清楚,同时又相辅相成。所以不能做得好,我们为战略欢呼;做得不好,我们说执行不力。异或遇到问题喜欢相互推搡、指指点点:“你们帮我们弄一下就搞定了嘛~很简单吧?”。这样的思维已经在我们的社会里根深蒂固了,如果不是刻意观察,谁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呢?连吃饭这点小事,都做不到。

在我看来,类似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首先是认同决策时深思熟虑,执行时宽以待人;其次是保证我们可以做到这两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知易行难。决策的事一般人管得了吗?监督得了吗?影响得了吗?更何况这本来就没有好坏是否的标准。但我刚好在研究Scrum项目管理理论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好办法:所有的工作任务都必须是为执行者所接受的,而不是强制授予的,并且每天都对任务安排进行回顾,及时沟通和调整。我觉得这是个很巧妙的方法,大量的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是可行的。比如同学聚餐的时候,点菜的人就会随时问其他人,点够了没?要不要再点点儿?征求大家的意见;吃的时候也不时关照一下,要不要再加个菜?或大家是不是吃得差不多了,那个还没上的菜不然退掉吧?这顿饭往往会吃得比较舒心。

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责任到人”时,局面往往会比较好控制。还拿吃饭为例,如果众口难调,就去吃西餐吧,各点各的;或者吃“呷哺呷哺”这样的小火锅,也不错。(当然,说到自助餐,在我朝又是一个杯具的话题,这里先不展开讨论了,省略500字)

最近在拜读 @许子东 老人家的《讲稿》,尤其是其第三卷《越界言论》,深受启发的同时,感慨身边的小事情处处都蕴含着大哲理。
另外,今天又吃撑了,胃不舒服,有感而发……
另另外,马上要过年了。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