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退网
该文章部分内容与我在《代码之外》参与录制的 2024 年终总结内容有所重叠,算是一个文字版的整理。
直奔主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开始渐进式“退网”,并分享一些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
首先,别误会我,互联网很好——总体上它是的。作为一个标准的从业者,它伴随我从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到现在很多年了。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很多互联网改变生活甚至改变世界的高光时刻,并作为参与者与有荣焉。但同时,我也逐渐觉得,自己深陷其中,到了一种过度和对自己不利的程度。
这次的“退网”更多的是针对一些我个人觉得特别“使人上瘾的 (addictive)”部分,尤其但不仅限于互联网社交媒体。Paul Graham 在 2010 年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加速成瘾”的文章,其中也提到,这个世界客观上就是会变得越来越“addictive”。现在这个加速成瘾的主战场无疑就是互联网。
当然也不要误会,把东西变得 addictive 总体上也有很多好处,只是要在正确的方向上,且不能过度。
如果说还有什么次要的东西,那可能是把互联网当做锤子,觉得如果通过互联网可以做那就一定要或最好通过互联网来做的事情,比如社交、学习、获取知识等等。我都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做了反思和调整。
另外完全退网很难也未必真的有意义,我给自己界定了一个范围,希望可以从这个范围开始尝试。
为什么要“退网”?
促使我思考这些问题的因素有两个:
- 今年我短暂的尝试了两次所谓的“闭关”,效果意外的好,进而萌生了“退网”的想法;
- 年底连续读了几本书,有了一些感慨。
算是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连续读了几本书
我们倒叙来看,先说自己最近看过的几本书:
- 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Media
- Disconnected: How to Stay Human in an Online World
-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
读过之后我自己划了几个重点:
人类能够维系的社交网络客观上是有能力上限的,差不多就是 150 人左右,并且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让这个数字变得更大
大家在线上的和在线下的社交网络重叠度越来越高,换句话说,早期的互联网更多的是每个人的第二虚拟人生,现在逐渐变成真实世界的镜像或加分工具 (两个标志性的节点是实名制 Facebook 的诞生和 COVID-19)
最新一代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已经 addictive 到榨干内容消费者的所有碎片时间,同时把内容创作者在平台上的积累剥夺得一干二净,且沦为维系平台生意的奴隶
最后这一条可能总结得太抽象了,说实际一点,就是作为看内容的人你可能觉得差别不大甚至更好了;但是从内容产生和创作的角度,你个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 (流量) 不再是严格取决于你自己有多少粉丝/follower/subscriber,即便你有很多粉丝,如果发的东西不是平台所鼓励的、或做了什么平台不喜欢的事情 (比如自己的活跃度降低)、再或者就是平台今天心情不好了想整点儿活,你的内容都可能被限流,表面上你觉得给粉丝发了很多内容,但有可能根本就没人看到。多年苦心经营的账号积累瞬间变得毫无意义。而且这一切都没有什么道理或正义在背后,单纯就是以平台方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结果导向。总之他们表面上给你的形象都是一个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但本质上都是生意,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社交网络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
我顺着这个逻辑看了看自己周围的互联网产品,也可能是我自己孤陋寡闻的关系,总之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有少数不是,我后面会提到),有些唏嘘。
- 另外我还学到一个特别有启发的知识点,就是人类 (通过多巴胺 dopamine 的分泌) 对每个人开心和痛苦之间的动态平衡有调节作用。就像 work-life balance 一样,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 pleasure-pain balance,这个平衡点是可以刻意调整的。例如你总做一件事情并总能获得一个正反馈刺激 (比如刷社交媒体),你的平衡点就会被前移,导致你需要不断刷得更多才能得到满足,甚至不刷或少刷会感到痛苦。
P.S. 这三本书给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只是我略去了和主题无关的部分。
事情就这样自己到眼前了
也许你觉得这也不稀奇了,尤其是如果你还是互联网从业者或稍微懂一点心理学,可能早就发现这些了。或者你觉得即便如此,日子还是能照过,为什么要因为这些就选择“退网”这种看似很极端的做法呢?
这跟我当前的个人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
- 首先,我觉得 work-life balance 自从来到新加坡之后——确切地说是自从有了小孩之后——被我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进。这是我自己对长期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充满信心的源头之一。
-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更多的户外和线下的时间,也逐渐发展了自己的本地人际关系网、兴趣爱好、业余活动等。
- 当你不断在其中收获了知识、愉悦、健康、各方面的成长之后,当然希望可以进一步加码,做得更多 (具体想加码什么就不多提了)。这个时候精力就永远会是一个问题,你需要不断地审视你的时间规划,把最没有价值的东西拿出来,换成你更希望去做的事情。随着我的不断实践,花在网上的这些时间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值得思考的要不要取舍的东西。
事情就这样自己到眼前了
今年两次“闭关”的体验
今年我先后因为不同的原因“闭关”了两个月,第一次是因为做个人项目,第二次是因为全家出去玩。所谓闭关就是不看新闻不回消息不刷社交账号。那两个月我自己的状态特别好。而且之前每天都觉得自己在跟时间赛跑,所有的时间都当稀缺资源省着用,弦崩得特别近;那两个月就从容许多了,而且觉得自己的精力和专注力都集中在了最值得的地方。甚至第二次闭关结束的时候,我已经不渴望立刻恢复通网了,说明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平衡点差不多已经归零了。
按照我之前的生活习惯,自己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 (工作除外) 零零总总少说也有一个小时,稍不留心放纵一下一整晚甚至一整天就过去了,想想还挺可怕的。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利用得更好,就等于我每天又多了一个多小时。目前我最新的尝试是:每天主要的精力当然首先是放在工作上;在每个工作日的8小时以外,我给自己定了一套健身的计划,包括重量训练、跑步、游泳还有足球,差不多每天一个半小时;再额外的就是学习英语和阅读的时间,每天一个小时;再往下是参与开源和自己的一些别的副业,如播客、私人咨询等,最后是一些个人兴趣爱好。当然我的时间里还包括一些亲子互动还有线下聚会的环节,这些时间基本是每周固定的,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算是优先级最高的,所以我没有拿出来比较或讨论。
至于碎片时间,我基本都从之前的刷社交媒体变成现在的看新闻或看电子书。我每周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把所有自己订阅的 newsletter 过一遍,然后把认为值得进一步阅读的文章链接存起来,这样我的碎片时间就可以靠这些内容来打发。
“退网”的范围
那两个月的“闭关”几乎就是我向往的生活的样子了,但如果想长期维持下去,可能消息多少是要回一下的,社交账号哪怕出于工作或某些需要也是得用的。所以我稍微缩小了一下范围:
- 互动频度高于一小时一次的产品,就是之前每个小时都忍不住要看的东西
- 内容流不严格遵循关注或订阅逻辑的“流氓”平台
这两类东西我会完全戒掉。如果有什么东西需要转发或公告,只会偶尔发一下,不会特别互动。
我认为的互联网中的清流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少数互联网产品仍然满足我的使用条件。我这次调整自己作息规律的时候发现,播客 (Podcast) 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 newsletter/blog。所以我基本上就只会保留自己的 blog 和参与的播客节目。坦白说写 blog 可能就是个情怀了,更多的是写给我自己;但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播客的魅力逐渐体现出来了,我一定程度觉得最近几年播客的兴起跟主流社交媒体毫无节制地消费用户是有直接关联的。
既然说到 Podcast 了,就还想叉开一个话题,每当我觉得互联网越来越“流氓”与“邪恶”的时候,时不时还是会看到一些像屏幕时间、屏幕距离这样的反商业的小功能,觉得还是有人在把科技往正确的方向推进,尽管速度并不快——仅个人观点。
会担心有什么损失吗?
再说到不刷社媒,自己会担心有什么损失吗?损失肯定是有的,不然这网瘾也太好戒了。比如你可能会错过认识一些很棒的同行或朋友,比如你对新闻动态的掌握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敏感了,比如你的个人影响力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不会上网的老人家等等。我仔细想了想,一方面是自己对互联网有些疲倦了,很多市面上新出来的东西我自己都觉得还好,就是换汤不换药而已;另一方面我找到和发展了很多线下的替代品,比如线下聊天聚会、线下技术交流、去图书馆借纸质书来看,不论是效率还是效果都出奇的好,所以也就让自己下了这个决心。
至于个人影响力,我越来越觉得没啥所谓了,或者说那是一种流量焦虑,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更何况现在流量都是平台的了,做这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所以我已经完全想开了。
其实以上这些同时也都是我之前潜意识里一直忍不住想分享个人动态以及跟别人互动的一些背后的因素,我很开心自己已经慢慢调整过来了。
再其次
- 我接下来会更专注地在 GitHub 参与开源项目,同时通过《代码之外》这样的播客节目分享自己的观点。
- 所有 DM 消息在自己有安排的时间段都会异步集中处理
- 所有非业务聊天群都静音,只保留 3 个在消息列表里,其他的都隐藏。群聊特别浪费时间!群聊特别浪费时间!群聊特别浪费时间!
总结
明年我大概率会:
- 退出所有线上的社交媒体,主要是 Twitter/X,我的关注会清零,除了业务需要不再发帖和互动 (以其平台调性,经过这个月的闭关,我现在发布东西应该已经没有什么流量了),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账号我已经删了。
- 绝大部分我之前关注的 Twitter/X,要么我有联系方式,要么就转为 newsletter 订阅 (其实我目前已有的 newsletter 已经完全够用了)
- 降低群聊和消息的活跃度
- 继续活跃在 GitHub 和 Podcast
- 继续坚持写这个 blog 和做私人咨询
- 多学习,多看书,多锻炼
希望这套做法行得通,下一步可能就是进一步删掉 Twitter/X 账号或退群什么的,总之到我认为比较健康的程度。
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