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代码之外 Beyond Code》的故事

关注我的人可能已经知道我最近作为常驻嘉宾加入了一个叫做《代码之外 Beyond Code》的播客节目。

代码之外 logo

这里简单分享一些我参与《代码之外》的故事:


什么是《代码之外》?

这是一档由 GeekPluxRandy 共同主持的程序员闲聊节目。虽然二位主播都是程序员,但节目基本不谈编程写代码,而是谈一些程序员在工作和生活上比较有共鸣的话题,或是从程序员的视角看待一些社会热点。截至目前我主要参与的部分是听众来信栏目,在节目上公开回答听众们的问题。

听众来信提问入口

我是如何加入《代码之外》的?

我其实和 GeekPlux 和 Randy 之前都相互认识。GeekPlux 是我之前在阿里云的同事,短暂共事过一阵子;而 Randy 是因为之前我做 Weex 这个项目有机会和他认识。后来我从阿里离职,也逐渐跟他们比较少联络了,直到最近我在社交网络上发现他们做了这个节目。我从“第 0 期”就开始听,一方面是因为好奇他们二位最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也是被节目内容所吸引。

因为我一直觉得技术类的话题在网上包括线下的交流会到处都是,但是技术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话题,在国内并没有什么平台和机会进行交流和分享。这个观点我之前在关于 D2 前端论坛的一篇博客里曾有提及:

我希望 D2 今后可以有一些关于团队、关于人的主题。我们的技术能搞上去,业绩能搞上去,人,怎么样?

《代码之外》在我心目中恰恰是这样的节目,它让很多值得被关注的非技术议题浮出水面,引发大家的讨论,在我看来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我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的事情。所以我每一期都听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有带入感。

大概听了两三期之后,《代码之外》有了自己的 telegram 听友群,我也跟着其他听众一起进了群,跟 GeekPlux 和 Randy 恢复了联络。我跟二位说,节目有我能“插上话”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找我,非常乐意贡献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被邀请作为嘉宾录了一期节目:

第 6 集节目封面

第 6 集 | 勾股如何看待 Weex 被指 KPI 项目、转管理的经验、向上管理的技巧、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双十一的经历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顺带讨论了一封关于如何建立个人影响力 (reputation) 听众来信。节目播出后效果似乎还不错,再之后我开始作为固定嘉宾参与每一期听众来信的录制。不得不说来信的问题质量都很高,每一个问题都是好问题,我们也是来者不拒,从职场技能聊到个人发展,再聊到开源项目心得等方方面面。

我为什么选择加入《代码之外》?

首先是因为之前所提到的我对非技术类话题的价值认同,我觉得这个是核心原因吧。

其次,我非常欣赏 GeekPlux 和 Randy 在节目中展现出的个人气质和魅力,我相信这也是有这么多人收听这个节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机会和他们二位对谈,讨论有价值的议题,碰撞思想,是一件非常珍贵、也是非常酷的事情。

节目截图

同时从自身的角度,我也希望可以运用好自身多年编码和管理的经验,输出一些自己平时对生活和工作的观察和思考。这段时间对于很多国内的从业者来说,可能是一段特别艰难的时期,我能直接参与和提供的帮助有限。但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讲,也许我可以通过这个节目提供一些“情绪价值”:)

最后,我也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一个不断接触新事物的学习的心态。一方面是暗中观察 podcast 前前后后的工作,不只是在节目上传递信息,更包括参与完整的制作和宣发流程,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结实这个圈子里的有识之士;另一方面也可以被更多年轻的听众认识,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每个人的经历和看问题的角度。这些长期来看一定会给我自己带来很多收获。

当然也有时间的因素,我现在在新加坡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趋于稳定,有了些闲暇的时间,正好可以支撑我做一些额外的事情。各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让这件事情顺理成章。

几期节目做下来之后的心得感受

截至目前,我和 GeekPlux 和 Randy 二位已经陆陆续续一起做了 7 期节目,包括 1 期我自己的人物访谈和 6 期听众来信:

第一个感受就是每次跟二位聊天都特别开心,一聊就忘记时间停不下来。大家不止一次聊到某个观点的时候发自内心的相互认同,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再有就是参与这个节目让我以一种更认真负责细致的态度审视看似平实的东西,每次跟着二位在节目前准备素材、节目中互相碰撞、节目后关注和复盘的过程中,自己都有非常多的收获。

另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改进了我的声音。尤其是开始参与后期制作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的时候说话有气无力,或者有一些不好的说话习惯,包括那些啧啧啧、嘶嘶嘶的下意识发出的声音,真的是觉得影响听感又非常难克服。我还在持续改进中,并感慨每件事情做到极致都是不容易的。

对于音频/视频的处理,我也算是入了个坑,至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软件和专有名词,尤其是音频的剪辑和处理,门道其实还挺多的。由于自己还是菜鸟阶段,没到系统性总结的时候,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通过这个节目还认识了一些优秀的播客们和主持人们,前段时间还有幸跟另外几个播客节目的主播们串了个台,估计节目很快就会上线了,也尽请关注。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得到了很多来自听众们正面的反馈。我深知做好一档节目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努力,这些正面的反馈给了我自己莫大的鼓励和坚持下去的动力。

听勾股聊天还蛮有启发的,建议常驻😆
-- wavever

通过读书来学习管理,这挺有趣,因为之前看到一些观点说管理并不能从书本学习到。记录一下《合作的进化》《领导学》
-- piero_cli

这期真的学习了很多 Beyond Code and Far more than I learned
-- @user-fv9po5tt3r

2个小时,看完了,干货很足,期待后续的节目~
-- @user-ue9kv1tr8o

受益良多[打call]
-- 牛头梗0

一口气听完,比看场电影都爽
-- 码农有梦想

听完最大的感受是,勾股情商好高[吃瓜][打call]
-- 杜府UP

很好的节目[支持][支持]目前也在备考雅思 中间嘉宾的发言真是太认同了
1.学习乐器和英语和学习编码的区别之一在于一个相对枯燥,一个相对新奇
2.将最困难最枯燥的事情放在早上精力充沛的时候做
3.对于这种反馈周期长的学习任务,给自己制造一些正反馈
-- 黑丸子丶

超级开心啊,之前勾股的访谈那期真的学到了很多,以后变成常驻嘉宾真的太好啦!
-- UsagiCake

筹备自己的一对一咨询服务

有一期节目录完之后,跟 Randy 和 GeekPlux 二位主播 after cut 闲聊,他们都鼓励我做个一对一私人咨询的服务,觉得我的观点和经验会帮助到更多的人,尤其是我们都意识到,现如今听众来信里的很多话题,都逐渐从小众转化为了大众、甚至社会性的话题;同时一对一私人咨询也可以做得比节目更深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或公司的隐私需求,因为节目的时间和机会毕竟有限,且是公开形式的,很难针对性 + 回合式地聊太深。于是我打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做起来,也许近期就会有进展跟大家再分享

2024-04 更新:我的一对一私人咨询服务已经启动,请移步至:

点击预约我的一对一私人咨询服务

同时,《代码之外》和听众来信栏目我也会和二位主播一起继续做下去,继续解答大家的问题。

听众来信提问入口

如果大家对于这个一对一咨询服务的形式有什么兴趣、想法或建议,也欢迎通过任何方式让我或《代码之外》节目知道。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