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克斯

这里是勾三股四的家

  • 巧用 RequireJS Optimizer 给传统的前端项目打包

    r.js 本是 RequireJS 的一个附属产品,支持在 NodeJS、Rhino 等环境下运行 AMD 程序,并且其包含了一个名为 RequireJS Optimizer 的工具,可以为项目完成合并脚本等优化操作。

    r.js 的介绍中明确写道它是 RequireJS 项目的一部分,和 RequireJS 协同工作。但我发现,RequireJS Optimizer 提供了丰富的配置参数,可以让我们完全跳出 AMD 和 RequireJS 程序的束缚,为我们的前端程序服务。

  • 编辑器小调查结果

    我在侧边栏放了一阵子编辑器的小调查,时间过去比较久了,是时候统计一下了,供大家参考:

    我一共放了5个默认选项,使用情况排名依次是:

    1. SublimeText 2
    2. Notepad++
    3. Dreamweaver
    4. EditPlus
    5. Vim

    默认选项的选择情况

  • [译]JSLint 文档

    译自:https://www.jslint.com/lint.html

    什么是JSLint

    JSLint 是一个用来查找各种 JavaScript 程序中的问题的 JavaScript 程序。它是一个代码之类工具。

    早些年C 语言中,有些程序的常见错误是主流的编译器无法抓住的。所以出现了一个名叫 lint 的附带程序,可以通过搜索源文件寻找错误。

    随着语言的成熟,其定义的健壮性足以消除一些不安因素,编译器也在问题警告方面越做越好,lint 也不再需要了。

    JavaScript 是一个年轻的语言。它原本只是用在网页上完成一些无需劳驾 Java 的小任务。但 JavaScript 是一个强大得惊人的语言,现在它已经在大项目中派上用场了。当项目变得复杂之后,之前从易用角度出发的语言特性就带来了一些麻烦。这是一个为 JavaScript 而生的 lint 呼之欲出:它就是 JSLint,一个检查 JavaScript 语法、判断 JavaScript 语法有效性的工具。

    JSLint 会拿来一段 JavaScript 源代码并对其进行检索。一旦发现问题,它就会返回一则消息,用来描述这个问题以及源代码中的大概位置。发现的问题不一定是,但通常是语法上的错误。JSLint 通过一些代码规范来杜绝结构性的问题。这并不证明你的程序是正确的,只是提供另一种发现问题的眼光。

    JSLint 定义了一个专业的 JavaScript 的子集,它比 ECMAScript 标准第三版的定义更严格,和 JavaScript 编码规范中的建议相对应。

    JavaScript 是一个粗中有细的语言,它比你想象中的更好。JSLint 帮助你回避很多问题,在这个更好的语言中撰写程序。JSLint 会拒绝一些浏览器支持的程序,因为浏览器并不关心代码的质量。你应该接受 JSLint 的所有建议。

    JSLint 在 JavaScript 源代码、HTML 源代码、CSS 源代码或 JSON 文本中都可以运行。

  • 小秀个人的全年摄影作品 (共15张)

    今年年初家里买了台微单相机,外加一台iPhone,我也算是个曾经摸了摸镜头的人。相比起周遭的摄影发烧友,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业余,以至于我自己说出摄影作品这个词的时候都有点心虚:不就是拍了几张照片么。还整的跟是回事儿似的。

    不久之前刚在自己微博上晒了几张自己拍照片时的个人恶趣味,算娱乐一下吧。下面几张是我真的认真挑选过的,如果诸位摄影达人看到觉得拍得太烂,还求轻拍 ^_^

    车水马龙
    车水马龙

  • HTML5峰会归来

    这次 @HTML5梦工场 的活动真是太棒了!我们了解企业,了解同行,了解技术,了解趋势,吃喝玩乐,雅俗共赏,天南海北共聚一堂,还有什么活动能跟这样的 #html5峰会# 相媲美呢?!虽然2天脚都站酸了,但真心觉得值!

    了解企业

    这次峰会上,诸多企业都在会场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展台:有浏览器,有应用平台、有技术图书出版社,这样不够,后台技术来了,电视来了,物联网来了,广告服务来了,这样还不够,更夸张的是眼镜和糕点也来了。其实仔细想想,中间这部分领域是早晚要和HTML5打交道的,而后面这部分呢,也几乎是每一个前端工程师生活的一部分(你看,干这行的视力都不太好,还经常以庆祝xxx为借口买蛋糕吃)。我们了解形形色色的行业和企业,体验工程师生活的每一部分。

    当然说到企业展台,这也包括我的老东家傲游。今年公司启动了全平台的浏览器研发项目,除了已经有的PC、安卓版本,还陆续发布了Mac、iPad、iPhone版本。所以这次的展台内容很丰富,有些朋友甚至来到展台前把所有的设备都试用一遍,才意尤未尽的离开,这让我们这两天“辛苦站台”的同事们倍感欣慰。

    傲游浏览器的展台

    了解同行

    我想说第二天的HTML5作品展真棒!一口气看58份优秀作品,结识58组前端精英,感受大家的创意和热情!这次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个是用Canvas写毛笔字的,可以根据书写的速度模拟出毛笔的力道来,非常神奇;还有一个作品用到了最新的摄像头媒介接口,做出了类似Kinect的游戏体验,他们的作者自豪的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秒杀Kinect!”;另外我非常有幸结识到了HTML5图形库ichartjs的作者,我觉得他的作品像一阵及时雨,刚好填补了图表制作这个HTML5非常大的领域空白。除此之外的其它作品也都各有千秋,看得出他们呕心沥血的投入和付出。

    H5Slides

    我也有机会展示了自己参与的一个开源项目:就是H5Slides,我们专门为了这次的峰会搭建了一个供大家试用和体验的网站。不少开发者也对我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些人在网上看到过,现场认出我来了,哈哈好害羞滴说!

  • 分享bookmarklet一则:随意阅读

    这款bookmarklet是我对主流阅读模式智能识别规则的一种吐槽。

    当然,首先,阅读模式本身是一项非常棒的功能!他可以增强文章的阅读体验,统一不同页面的视觉风格。可以让人专注在文章内容中。等等。 而我要吐槽的点,是这个所谓的“智能判断文章内容”的算法。

    “智能分析”的阅读器

    阅读模式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能够找出我们在各种凌乱广告、装饰物、页眉页脚之中的正文内容。在找内容这件事上,大家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智能分析的路数。这里是早期开源的Readability脚本库的核心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着大量用来识别某dom结点是否是正文根结点的算法公示。而这套算法,又是从大量已存在的网页中归纳而来的。

    Readability

    阻力

    既然是归纳的结果,而现如今已存在的网页已经数以亿计五花八门了,那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判断误差。我们希望把内容识别的准确率提到最高,但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广告主、站长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他们时刻准备着违背这些智能,降低判别的准确率,不让它正常工作,以谋取自己更高的收益或二次点击率。因此,这一智能的识别规则无法完全公开(Readability随后停止了开放源代码,我猜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how to enable?

    可黑盒的智能规则又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智能识别如果出现判断误差,对于那些希望支持阅读模式的网站,又无奈于找不到这些计算规则去适配。于是我们又会看到类似“how to enable safari reader”这样的问题满天飞。

    Google搜索截图:如何激活阅读模式

    最后阅读模式的识别规则、支持者、反对者扭打在了一起。